承安铜业 百亿颗铜球里 的“品质密码”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18-08-10 03:58:00 浏览量: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手机、电脑、汽车等多类电子产品质量与一颗铜球的品质有着莫大关联。

    “以汽车为例,一辆汽车上装有三四十块电路板,汽车的安全、娱乐等多种功能都是通过电路板实现。如果电路板的铜材不好造成导电不良,那么刹车不灵、安全气囊弹不出来等多项问题都可能发生,后果严重。”承安铜业总经理周建新说。

    电路板内的这种铜材,被称为“磷铜阳极”。目前全球生产这一产品的主要企业不过10家左右,而其中发挥领军作用、占据全球市场1/3份额的,则是一家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九江工业园的企业——佛山市承安铜业有限公司(下称“承安铜业”)。

    在这样一个高端而关键的材料领域摘下“隐形冠军”桂冠,承安铜业靠的是什么?既能多年来专注一件事,满足客户的需要,为产品打下了稳定的质量与价值基础,又能不断打破传统工艺约束,甚至不断跨行业吸收技术灵感,多次发起材料革命,这就是承安铜业的品质理念。

    “做一颗合格的磷铜球简单,但多年来,承安铜业已出品近100亿颗铜球,品质稳定,不曾失误,这并非易事。”周建新说。

    追求每件产品的优质,这家“隐形冠军”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南方日报记者 吴欣宁

    拿下全球1/3市场??“天时地利人和”造就冠军企业

    一颗颗不大的铜球,闪着金黄的光泽。这是承安铜业的主打产品——印制电路板专用磷铜阳极。这个听上去十分专业、普通人相对陌生的产品,却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

    所有的自动控制、智能操作产品,包括身边的手机、计算机、汽车、数控设备,甚至航空航天设备等智能化实现,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基体——多层电路板。设计者将极度复杂的智能控制输送设计在多层的电路板上,再压叠成一块多层电路板。“正是通过磷铜阳极的立体连接,让各层电路板的控制电路实现融汇贯通,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输送系统。众多的电子元件、集成模块因此得以星罗棋布地排列在多层电路板上,共同构成智能控制中心。”周建新说。

    周建新习惯将电路板比作“立体交通”,分布其中的磷铜阳极则起到“桥梁”“通道”的作用,发挥导电功效。“在特定设计的节点与通孔中,通过电镀工艺将阳极磷铜镀上去形成通道,可以将各层电路板的电路连接在一起。”

    在磷铜阳极领域,承安铜业是名副其实的“隐形冠军”。年销售额20亿元,产品约占全球市场1/3的份额。

    然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欧美一直占据这一产业主导地位。承安铜业为何能够后来居上,周建新将其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路板行业才刚起步,全球该产业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那时中国用的磷铜阳极需要进口,而且加工费超过1万元/吨。”周建新告诉记者。

    彼时,承安铜业创始人周腾芳到国外实地考察先进制造技术材料,他敏锐察觉到电子行业在中国的市场发展潜力,因此开始将眼光投向电子产品的必须原材料——印制电路板专用的磷铜阳极材料。

    周建新表示,承安铜业是国内最早生产磷铜阳极的企业,彼时国内磷铜阳极生产一片空白,工艺检测、设备安装都是难关。承安铜业引入资金、购买海外先进水平的检测设备、吸收技术,自主攻关促使国内第一批磷铜阳极面世。通过不断改进工艺,打破了该材料的国际垄断。

    除了几十年来专注生产铜球、不断进行技术突破和积累的“人和”要素,国内市场良好态势的“天时、地利”要素也发挥了作用。

    “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电子产业开始飞速成长,带动了电路板的市场需求,其电路板市场在全球市场占比从百分之一点多飞跃至超过一半,这大大提升了国内阳极磷铜材供应,也带动了我们的生产。”周建新说。

    开启跨界创新??颠覆性材料孵化高品质产品

    与许多其他产业一样,磷铜阳极产业领域内也存在低价竞争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承安铜业对此的应对之道,是不断以技术迭代、创造颠覆性工艺来占领技术的制高点,以此赋予产品绝对的品质优势。

    一颗颗小铜球的生产流程并不算太复杂。从电解铜板原料入仓,经过加磷、熔炼、微晶设备处理等流程,铜球成形,在经过抛光、清洗、风干变成成品,进行包装。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微晶设备处理后制成高端印刷板用低磷微晶磷铜阳极材料,由承安铜业首创。它带来的,是整个磷铜阳极材料性能的颠覆。

    据周建新介绍,磷含量是磷铜阳极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磷的作用是在铜球表面形成磷膜,控制铜离子的有效析出,让铜材性能稳定。在产品性能稳定前提下,磷成分越少越好。如何让铜材料中的磷含量达到最佳数值?这得从2009年承安铜业在铜材料上发起的一场变革说起。

    彼时,承安铜业已经在思考,如何在原有技术基础上攻关新技术,让铜材料性能实现质的飞跃。已在本行业将技术积累做透了的承安铜业,开始将目光投向钢铁、铝型材等其他行业的技术经验。

    “我们发现热处理能让钢铁性能更好,那铜是否也可尝试热处理来提质?”承安铜业管理部经理谭发棠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一场跨界创新之旅开启。

    将钢铁、铝型材等行业的热处理、挤压工艺用在铜材上,承安铜业技术团队与高校合作在全国率先研发出新技术,让铜材料微晶破碎后重新整合。这是个不断进行科学论证、模具设计、选材、温度压力试验以及数据控制的过程。它催生的新材料技术,能够让承安出品的铜材料结构更细致更紧密,也让磷的分布更均匀。

    经过与专家论证,通过系列测试、实验室试验、厂家中试、小批量正式应用,这项新的材料技术在充分确保稳定可靠的基础上,才正式投入使用。

    “利用新技术生产的微晶磷铜球,由于结构更加紧密,磷含量与传统产品相比大大下降,这让产品质量更好,提升导电性能,并让铜材料节省3%,降低客户成本。”周建新说。

    这样一种新的材料技术颠覆了原有的传统工艺,提升了铜材的质量性能,并优化生产的环保效益。国标行标军标因此统统得到改变。2011年,该技术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并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不惧严苛“审核”??高配置生产软硬件受客户认可

    周建新曾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承安铜业的工厂每周都会迎来来自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的客户,用周建新的话来说,这些客户均抱着一个目的,那就是“来审核我们这些供应商。”从检查水电配套,到抽出纸巾抚擦车间设备、桌椅以检验环境是否达标,海外客户的审核项目非常细化和严格,“但我们完全经得住审核”。

    这样的底气来自承安铜业从研发到检测软硬件的高配置。在周建新看来,承安铜业的核心品质战略用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从上引无氧连铸技术到铜球冷轧成形技术,再到低磷微晶处理技术,持续的创新技改让承安铜业的技术一直代表着同期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创立之初,承安铜业就专门成立企业技术中心,一方面聘请专业技术高工负责创新项目攻关,另一方面与众多高校、研究所、检测实验中心强强联合,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不断的研发和改造,激发产业升级活力。

    除了研发,完善的品质保障体系更是承安铜业在产品竞争中突围的核心武器。为达到产品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目的,承安铜业利用德国进口的直读光谱,对原料及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化验员对企业每次购进的原料都要进行严格检查。以抽样检查为例,化验员对每批生产半成品和成品分别会进行抽样检查,每小时检查一次;产品出仓前还会经历再次检查,以确保所有产品达到用户的要求。

    “我们常说,做一颗合格的磷铜球简单,但多年来,承安铜业已出品近100亿颗铜球,品质稳定,不曾失误,这并非易事。”周建新说。

    而大批量、高水平的质量,让这100亿颗铜球经受住了韩国、德国等海外客户的考验,甚至征服了以挑剔闻名的日本客户,目前三星、日立化成等国际企业都是承安铜业的客户。

    “我一直坚信,只有提前预判,养成超前的品质意识,而不是等到出问题再想对策,企业才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力。”周建新说。

    ■记者手记

    以技术积累赋能产品竞争力

    在不少制造业分支产业领域,中国产品以性价比高著称,通常能够称雄国内市场,却难以在国际市场上与欧美国家产品抗衡。不少国内企业在采购工业产品时也会优先选择海外产品。

    而承安铜业却跨越了这一多数中国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无论是从市场份额还是从产品技术含量与品质上看,承安铜业完全不惧与海外同行对比,甚至其在市场、技术等一些方面的表现还要优于欧美产品。

    承安铜业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笔者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其多年来专注于做技术积累,积蓄创新的爆发力,以此打造产品独到竞争力。

    在行业内,总会有低价产品杀出以抢占市场的情况。如果企业同样以价格战应对,只会造成恶性循环。承安铜业的做法是,持续提升自身产品的技术价值,甚至创造颠覆性新工艺,大大抬高产品质量门槛,让其有不可替代性,牢牢掌握市场话语权。

    当然,这样的创新本事绝非一日之功,而是经过从初期至今的学习外部经验、进行内部消化,不断积累而来。也正是这些,将承安铜业推上了全球“隐形冠军”这个宝座。